她負責將每次約會地點的所有光線隔絕。即使每天在虛擬世界談天說地,通過文字與想象建立了熟悉的關係,他每次進入她的漆黑世界之前,心情都依然緊張。
他們第一次在黑暗中共進晚餐,卻依稀聽見窗外有人群在吶喊「光復香港,時代革命」,才意識到原來他們正身處特首第一次對話現場的附近。她職業病又犯了,很想去記錄下現場在發生什麼事�
規則是二人輪流用即影即有相機拍照。通過每張照片的生成,他們在黑暗中便有0.125秒的光。閃光的剎那他們第一次在現實中見到對方。
他心急地利用窗簾微弱的光線看照片,同時有股衝動要拉開窗簾看樓下的示威情況。他知道她總要到示威現場攝影,於是他把最好的防毒面具送給她,並叮囑萬事小心。
她正襟危坐,想借半秒的光景看一眼他為約會而準備的鮮花。社會集體猜疑,他時常對暴力與不公義感到憤怒。入夜後,他要回到公司繼續工作。
在黑暗中他們互相安慰,分享各自瘋狂的經歷,在這混亂抑壓的日子裏,他們認為這種無法言喻的浪漫與親密很奢侈。這個接近自虐的實驗不知如何完結,他們牽掛彼此,但見面的日子遙遙無期�
二人都喜歡在對方沒有準備下按下快門,一瞥其姿態。黑暗中突如其來的強光造成視覺上正負片的迅速轉換,強烈而立體的影像在回歸黑暗時依然停留於視網膜數秒。基於他們想看清對方的努力�
此組作品由一位攝影師與一位建築師合作完成,基於項目本身的匿名屬性,兩位作者的詳細簡歷暫時無法提供。
歐陽茉莉,茱麗仁
歐陽茉莉是一位藝術家,生於1992年, 現生活工作於香港。茱麗仁是一位建築師,生於1988年,現生活工作於香港。
今年初夏,我的攝影師朋友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志趣相投的人,正當他們準備見面時,社會運動爆發,線下的二人各自忙碌起來。因為一句玩笑「等五大訴求實現兩個或以上才見面」,他們開始了一個關係實驗:在目標實現前,只在全黑沒有光的環境中約會,黑暗中唯一的光源是相機的閃光燈以延續虛擬世界中的模糊印象。時至今天,他們已於黑暗中約會數次,依然不知對方的樣貌和身份。
1/8_room_1
2019